雖然聖誕節是個宗教節日,但在商人大力推廣下,即使不是基督徒的人,應該也都對此節日不陌生。講到聖誕節總會想到聖誕老公公、聖誕樹、聖誕禮物、聖誕卡片、平安夜、聖誕大餐,雖然在台灣沒過過道地的聖誕節,也至少在電影看過西方人如何度過這重要節日,所以在還沒去過英國前時,沒預想到除了上述這些(多半受美國文化影響),英國的聖誕節還有很多不一樣的慶祝方式,就連許多英文用法都不一樣,聖誕節(Christmas)在英國也叫Crimbo或Crimble,聖誕節快樂"Merry Christmas"也說"Happy Christmas",聖誕老公公在美國叫Santa Claus,英國則稱Father Christmas。
- 英國聖誕樹
聖誕節樹是維多麗亞女王和丈夫阿爾伯特親王(Prince Albert)於1840年代帶進英國的,維多莉亞女王的媽媽和阿爾伯特都是德國人。正因為女王和丈夫在溫莎堡豎立起聖誕樹,女王一家圍繞聖誕樹的照片出現在報紙後被人民爭相模仿,聖誕節大家不再只放槲寄生花圈,還有裝飾華麗的聖誕樹。倫敦最有名的聖誕樹之一大概就是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那棵高大的樹,這是挪威政府為了感謝英國在二戰的幫助,從1947年起就每年贈送倫敦一棵聖誕樹,雖然不是特別華麗,但歷史意義絕對大過於它的外表。
佈置聖誕樹是揭開聖誕節序幕的重要活動,全家人一起掛上裝飾品和燈飾,期待聖誕節的到來,買好的禮物會先放在樹下,大家一起倒數興奮等待拆禮物的那天,不過英國聖誕節很特別的是,聖誕樹必須要再過後十二天內移除,否則會招來惡運,第十二天是一月五日,是聖誕節的最後一天,也是主顯節前夕。
- 英國聖誕襪(Stockings)和給聖誕老人的禮物
英國小朋友的聖誕襪可能掛在聖誕樹上或者掛在壁爐或者床邊,父母會在襪子裡面裝甜點或禮物,為了迎接聖誕老公公的到來,英國家裏會準備白蘭地(Brandy)和胡蘿蔔,犒賞聖誕老公公和馴鹿(reindeer)奔波四處各地送禮的辛勞。
- 英國聖誕街頭燈飾
英國聖誕節大概十一月開始就到處都是聖誕燈飾,非常有氣氛,一路慶祝到年底過年。想要在英國感受聖誕氣氛,你可以去每個城市的商業街,又稱高街(high street),例如倫敦的牛津街,這條路通常會是當地最熱鬧的地方,街頭聖誕燈飾高高掛,聖誕氣氛絕對滿分,每年的聖誕燈飾點燈儀式也是眾所矚目。此外,百貨公司的聖誕櫥窗也是一大亮點,百貨公司費盡心思裝飾櫥窗,可以感受到滿滿的佳節氣氛,當然也很容易不小心走進去後,花大錢買一大堆聖誕禮物。
- 英國聖誕倒數月曆(advent calendar)
英國超市都買得到聖誕倒數月曆禮盒,禮盒上會有二十五道小窗,十二月開始,每天開啟一個小窗戶,裡面會有不一樣的巧克力,當然美妝品牌也抓到這商機,推出美妝倒數月曆,每個視窗都有美妝小樣品,或者我買過茶品牌的倒數月曆,每天有不同口味茶包,都是很不錯的禮物!
- 英國聖誕禮物
英國有些公司會給員工半天假去買聖誕禮物,在東方我們新年長輩是要花錢包紅包,英國人則是要花錢買聖誕禮物,是一年是中不得不預期的開銷。除了親友的聖誕禮物,公司也會有Secret Santa秘密聖誕老公送禮的活動,每個人會抽一個送禮對象,通常會有個金額限制,但大概也不要期待太多,公司交換禮物的目的不是為了拿到喜歡的禮物,有時候會傻眼,收到你會哭笑不得的搞笑禮物,開心就好,不必太在意。但有時候也會有公司提供禮物願望表wishlist表格,讓自己的Secret Santa可以考慮直接送他想要的東西。
- 英國聖誕節禮日Boxing Day
聖誕節為了刺激大家多多消費,當然會有許多聖誕折扣,但是重頭戲在後面,聖誕節後一天12月26日,是英國的節禮日(Boxing Day),是一年之中折扣最大的日子,以前員工會在這天收到老闆裝在盒子(Box)內的禮物,但現在已經演變成購物日,這一天英國人會幾乎失去理智,折扣高過五折的比比皆是,曾經在Boxing Day當天逛街,看到許多服飾店被翻得七八糟,人潮洶湧,絕對可以被登錄在我人生見過最驚奇事件的筆記本中。所以除了聖誕禮物非得在聖誕節前買,要是有一些東西平常下不了手的,可以利用節禮日購物,不想人擠人的話,網購也是很好的選擇。
- 英國聖誕市集Christmas Market
以前我們可能對聖誕市集比較不了解,但這前幾年歐洲聖誕市集也被引到台灣,聖誕市集就有點像夜市,可以吃到許多不同的地方小吃跟很多遊戲的遊樂場,通常一個個攤販會是在小木屋中販售產品或食物,最經典的莫過於熱紅酒(mulled wine),冷冷的冬天,配上一杯熱熱的紅酒暖暖身,是聖誕市集必喝產品,熱紅酒主要是紅酒、糖、肉桂、柳橙等等,喜歡的話,網路也有食譜可以在家自己動手做。
延伸閱讀:英國各地聖誕市集推薦(bbc)
- 英國聖誕卡片
英國到現今社會還是保有寫卡片習慣,就算不是聖誕節大家還是很喜歡手寫卡片,也很多卡片專賣店,當然聖誕節更是小朋友提筆寫信給聖誕老公公的時候,寫上自己的心願,或者親友間會互送卡片,哨上近期消息和給於佳節祝福。
- 聖誕喜劇(pantomime)
聖誕喜劇是專門設計給小朋友看的音樂劇,通常在十二月或一月期間於劇場表演,故事多是經典童話,例如白雪公主、綠野仙蹤、小美人魚等等,劇場通常是互動形式,小朋友和台上演員有交流機會。
- 英國聖誕節大餐
想到聖誕節大餐,一定都會想到火雞,聖誕大餐主食會有烤火雞或烤雞,雞裡有塞餡料,搭配烤馬鈴薯、胡蘿蔔、碗豆、球芽甘藍(brussels sprout),不過球芽甘藍喜歡和討厭的人都有,因為我吃過苦的,所以不是很喜歡,聖誕桌上還有豬毛毯(pigs in blankets),其實就是小香腸被培耕肉包覆。前菜則是鮭魚,甜點比較經典的還有聖誕布丁(Christmas pudding),在英國布丁通指「甜點」,所以不是我們想像的凍狀甜品,聖誕布丁是果乾和燕麥混成的水果蛋糕,顏色是黑褐色,不是很合我的胃。此外,還有果肉餡餅(mince pie),我曾在超市買來吃過,超級難吃,之後完全對它沒興趣,有次偶然機會在咖啡廳再給它一次機會,熱熱的果肉餡餅,有著肉桂味陪襯,現在我會高度推薦,有機會大家可以點來吃看看。
- 英國聖誕拉炮Christmas Cracker
吃聖誕大餐時還有一個重頭戲,就是聖誕拉炮(Christmas Cracker),玩聖誕拉炮的方式可以兩人互相拉拉炮的各一邊,或者在胸前交叉雙手,你的左右手分別與隔壁兩位的手一起握住拉炮,所有的人就會圍成一個圈,用力一拉,就會發出碰的一聲,裡面會跑出紙做的皇冠、一個爛爛的小玩具、一則笑話或謎語,這時大家就會把紙皇冠戴上頭,一起分享裡面笑話或猜謎語。你如果想要玩的話,其實可以去餐廳預先訂聖誕節大餐,通常餐廳都會準備聖誕拉炮,你也可以享受一個英式聖誕節。
- 英國聖誕醜毛衣Christmas Jumper
大概從十二月開始,就可以看到許多上班族穿著印有雪人、聖誕老公公、雪花等聖誕圖騰的聖誕毛衣(Christmas Jumper)上班,一般聖誕毛衣追求的不是好看或時尚,而是可愛、搞笑及滿滿的聖誕元素。有些公司會在某一天全體一起穿上聖誕毛衣,例如十二月的第三個週五,舉辦聖誕活動或者為慈善活動募款,所以聖誕毛衣的意義比我們想像中的多。
延伸閱讀:英國特色文化和生活習慣與台灣差異的地方!
- 英國聖誕節交通
英國聖誕節前後很適合去英國感受聖誕氣氛,但聖誕節當天12月25日,這天大部分的交通運輸和商店都沒有營運,所以這天其實很不適合出遊,倫敦在聖誕節那天,地鐵跟公車都沒營運,只有腳踏車租借、客運、計程車、Uber(加價)營運,除了交通問題,廁所也是一大問題,公廁也關閉,只能去店家消費使用廁所,所以想上廁所,可能就要去買杯咖啡,但就會形成惡性循環,喝完咖啡,很快又要上廁所,又得再去消費,更可怕的是,很多商家你消費後,才發現廁所關閉,不知道是太多人使用阻塞了,還是刻意不讓龐大的遊客進去借用,消費前請注意啊!
延伸閱讀:來點負能量 – 歐洲自助旅行衰事分享
- 女王聖誕致詞The Queen’s Speech
許多國家元首都有元旦致詞或跨年談話,英國最代表性的是女王聖誕節下午三點的致詞,大家都會關注女王今年發表什麼談話。聖誕致詞始於1932年,喬治五世國王透過廣播向大英國協國家發表過去一年重要大事及王室里程碑,1957年開始上任第五年的女王才開始透過電視進行聖誕致詞。2017年女王在聖誕致詞發表談了曼徹斯特恐怖攻擊、格蘭菲塔火災、威爾斯親王探訪加勒比海颶風災情,也談及她與菲利普親王白金婚。2019年則是
- 英國聖誕廣告Christmas Advert
每年聖誕節前都是各大品牌電視廣告建立好的品牌最重要時間,大家無所不用其極用短影片或動畫打溫馨牌,來建立良好形象或者刺激年終消費。去年我最喜歡的其實不是什麼創新或典型的聖誕廣告,是每年都要用"All I want for Christmas is you"聖誕歌轟炸大家的瑪莉亞凱莉的Walkers Crisps廣告,廣告最後他和小精靈搶一包洋芋片,她用海豚音搶成功,廣告詞"too good to share(太讚不能分享)"雖然不特別,但看到瑪姐每年年底都要出現一下,去超市又看到Walkers洋芋片包裝上還印她照片,倍感親切,我就成功被收買!
英國聖誕節還能講的東西有很多,有機會再陸續加上,也歡迎到最下面留言區,與我分享你在哪些國家渡過哪些特別聖誕節及當地不為人知的習俗吧!
歐洲大丈夫 Bonjour Jerry
社群媒體
Facebook: www.facebook.com/bonjour.jerry
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bonjour.jerry
出版書籍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