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職場兩三事

照片攝於葉維特水池(Bassin de la Villette)

 

在法國工作一年間,聽到老闆說的一些話,發覺跟台灣老闆有些不同,或許是他們個人特質,也可能是法國主管與台灣主管差異之處,不管如何,都是很新鮮的經驗,很值得跟大家討論!

你不要想公司,你想你自己就好

這句話我大概從我法國老闆口中聽過兩次,都是在面臨更新工作合約時,我通常會跟公司解釋自己的想法,而且這想法將會如何影響公司或者周遭的人,我都會跟老闆一一解釋,但老闆就會說,你不用想這麼多,你只需要考慮到你自己就可以了。到底我想這麼多是我個人的行為,還是亞洲人的思維?我們常常在做事情時,都會考慮到別人的想法跟擴及層面,或許我來自終究是很群體的社會(當然目前台灣開始有比較偏向個人主義),但歐美似乎就不是群體主義為導向的社會了,他們雖然也是會在乎別人的感受,但最後決定權還是掌握在自己,對自己來說利益最大化的抉擇才是好的選擇,其實不知不覺我也有受影響,開始有點淺移默化地改變自己的思考邏輯。

再怎麼吵,過了就忘了

或許這是我兩位法國老闆的好習慣,不代表所有法國人都這樣,我偶而會跟他們爭論,再怎麼吵,事情過了,無論結果如何,第二天他們也不會對我擺臉色,也不會之後捅我一刀,但在台灣的職場,是滿常聽到跟主管吵完架後,後面就準備吃不完兜著走,沒好日子過。所以當工作上意見不符時就可以提出,薪水不滿意時也可以討論,無論有沒有爭取到,相較之下,至少在發表意見的時候不需要這麼驚心膽跳。

法國人特別喜歡問為什麼

每當我們案子進行不順利時,老闆很喜歡問為什麼會這樣,其實我也會跟著思考是執行出了差錯了呢?還是哪個環節有問題,但「為什麼」這個問題讓我亞洲同事幾乎抓狂,他們說又問為什麼,不是什麼東西都要知道為什麼,找出問題解決方式才重要,每天在糾結這些事情解決不了,大學就在法國讀書的韓國同事更是抓了狂地說在法國什麼考試都會問為什麼,超煩的!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受到他們哲學教育的影響,法國高中生在三年級時會有一整年的哲學課程,高中會考還會考長達四小時的哲學測試,法國人教育系統會訓練學生去思考定義、延伸及反思問題,為了就是要續訓練出有理性思考的能力,但這與亞洲人的思考模式可是迥然不同,固然兩者間會有所衝突。

動機很重要,能力或許可以再談

在法國申請學校或者面試工作時,表現出強烈的動機是很重要的,如果你沒強烈的欲望想要得到,是很難讓對方信服的。像我老闆除了會誇獎工作表現成績外,也會說很好你的動機很強,當遇到有人工作不夠努力時或者要鼓勵大家在一起更努力時就會問「你對工作還有動力嗎?tu es encore motivé?」,相較之下,台灣無論是在職場或者校園,通常更為結果論,好成績跟好表現才是最重要,當然這些好成績也會影響未來爭取到好的工作機會。不過光看動機也是很有可能有盲點的,就有聽說朋友的公司有面試者表現得很好很有衝勁想爭取實習職位,但這職位是需要數理能力好的,公司並沒聽取他的意見對面試者進行能力測試而直接錄取,上任後卻發現能力不足,偏偏法國又是不能隨意解聘員工,只能無可奈何繼續聘用到半年任期結束。此外,也常聽說法國人面試時常看「面緣」,能力擺第二,看面試官初次見面下喜不喜歡對方,不過台灣也是常有喜歡聘用美女帥哥的案例,此處就沒特別不一樣了。

 

以上都是我個人在法國職場或者朋友們的經驗分享,你可能會說法國人才不只看重動機,面試時也很重視學歷,好的學習能力造就高的學歷絕對有更高的機會進入好公司,其實也是一點都沒錯,每個東西其實法國公司在選賢與能食,也是會考慮這些,只不過強調動機這方面,是台灣職場比較少見的。

 

更多法國巴黎文化比較文章,歡迎參考我的書:

【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

巴黎大丈夫:一個旅法男子的巴黎生活X文化觀察筆記

發表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

%d 位部落客按了讚: